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的不足和建议

发表时间:2022-06-08 16:42

*本文摘自《共同富裕背景下广州市企业志愿服务调研报告

作者:和众泽益共同富裕与志愿服务研究院、广州市慈善会

一、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的不足


(一)企业志愿服务资源投入有待加强


调研数据显示有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企业仅占申报企业总数量的27%,远低于有参与捐赠的企业数量;从资金投入上看,企业在过去一年里志愿服务的投入资金较少,有投入资金的企业数量较少,参与调研企业中有多达73家的投入资金为0;在有投入志愿服务资金的企业里面,仅有48%的企业在过去一年里志愿服务的投入资金在20万以上;申报单位在过去一年的志愿服务投入总金额为2681万,而捐赠总金额为6.8亿,是志愿服务总投入的25倍。企业在志愿服务层面的资源投入程度仍有待提升。资源投入是企业志愿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之一,加大经济、技术等相关资源的投入,有利于进一步扩充企业志愿服务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容开发、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规模,更好地助力共同富裕。


(二)企业志愿服务专业发展有待突破


企业志愿服务与其他志愿服务相比,具有专业性强、资源丰富、主动性强等特点,能够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助力社会问题解决,也可高度融合企业品牌及企业文化。从调研数据看,有自主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企业仅占20%,大部分企业的志愿服务与其业务及专长结合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专业优势。企业应加大技能和专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发挥企业在医疗诊治、IT、设备维护、商业咨询、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设计更多元的志愿服务项目,突破现有基础型志愿服务形式,为弱势群体、公益组织等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帮助其走出困境、融入社会,赋能其发展建设等,为共同富裕持续贡献企业的独特力量。


(三)企业志愿服务制度保障有待完善


调研数据显示广州企业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仍较为基础和零散,部分企业已经落实带薪志愿服务假或将志愿服务纳入员工考评考核,但是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未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保障及激励制度,企业志愿服务未与企业文化融合。从和众泽益全国企业志愿服务的调研结果可知,对于企业在志愿服务方面给予的支持,员工最期待的是“志愿服务带薪假”,其次是“为志愿者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再者是“为员工志愿者建立激励体系”,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保障对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员工是企业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企业做好志愿服务制度保障有利于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员工个人在志愿服务中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图片

图7 员工期待的企业在志愿服务方面给予的支持


(四)企业志愿服务参与平台有待扩大


从调研数据看,部分企业通过与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参与志愿服务,但在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企业缺乏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主要是以政府牵头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如防疫抗疫志愿服务、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扶贫助困志愿服务等。根据和众泽益全国企业志愿服务的调研数据可知,“提供更多的志愿者活动供选择”是企业员工最期待政府在志愿服务方面给予的支持。政府需搭建更多的志愿服务参与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志愿服务参与渠道,进一步扩大企业员工参与度。


图片

图8 员工期待主管部门在志愿服务方面给予的支持


二、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的建议》中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为志愿服务在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志愿服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广州市持续深化“慈善之城”建设,将创建“慈善之城”写入《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志愿服务作为企业参与“慈善之城”创建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需进一步健全体系、扩大力量、展现作为,助力人民生活品质改善,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一)扩大参与平台


当前,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不仅为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广大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企业风采、实现企业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广州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及丰富的企业资源。从营商环境看,广州营商环境综合评分全国第一,5次荣获《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8次获“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称号。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0年底实有市场主体数量269.67万户,占全省19.47%,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1682户。其中,企业数量158.43万户,占市场主体比重58.75%。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330家,超过120家在广州设立总部机构。


结合当前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参与渠道不足,未形成完善参与平台等情况,广州需紧抓其丰富的企业资源,在政策建设层面,秉承广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继续发挥志愿服务的领先优势,在顶层设计层面,推动企业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激发企业助力共同富裕的活力。


在法治化层面,借着《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的契机,将企业志愿服务纳入条例规定,促进并规范企业志愿服务的参与;在规范化层面,立足城市“十四五”规划,将企业志愿服务纳入营商环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精神文明创建等多个经济社会发展板块的制度设计,打通企业参与城市发展的多元渠道;在社会化方面,依托广州“慈善之城”巩固提升发展规划,推动各级各部门责任网、社会组织网、志愿服务网、家庭成员网、联系帮扶网、科技支撑网“六张网”的互联互通,整合“羊城慈善月”等慈善品牌,打通企业参与慈善和志愿的社会网络,打造广州企业志愿服务的全员参与平台,切实扩大企业参与共同富裕的渠道。


(二)服务中心工作


志愿服务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越来越深度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企业志愿服务的开展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调研显示企业志愿服务能回应当下社会议题,助力广州社会治理。立足广州“十四五”规划,企业志愿服务需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取得决定性重大成就发挥自身作用。


依托企业专业优势,充分整合企业、员工、社会三方面的资源,以社会问题的改善或改变作为志愿服务的最终目标,发挥员工的专长、运用企业的专业领域,开展技能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以专业化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依托企业创新优势,打造企业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实现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可持续化等独特功能,回应服务对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依托企业平台优势,打造联合多个合作方的服务项目,联动企业客户、供应商、所在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志愿服务。


(三)健全志愿体系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建设,明确提出要“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开展的重要保障。


调研显示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存在轻制度建设的倾向,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此外企业对于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志愿服务开展较为零散。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在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方面仍有完善空间,需打造企业志愿服务推动共同富裕的持久动力。


加大企业志愿服务资源投入,在资金层面将企业志愿服务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预算,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在资源层面整合企业及利益相关方的资源,扩大志愿服务的资源网络,在员工层面加强对员工的服务保障和激励考核,提升员工参与积极性。加强企业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企业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志愿服务条例》的相关规定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同时应当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搭建,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性、规范性和延续性。


(四)融合企业文化


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企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重要回应,将共同富裕融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彰显企业的责任担当。


调研访谈了解到,企业志愿服务不仅能够营造企业文化,同时作为党建团建的有效方式,以党建引领的方式带领员工为群众办实事。更明确的企业志愿服务理念能更好激发员工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和创新活力,能有效动员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因此,需将志愿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将家国情怀融入企业使命愿景,在战略层面推动企业志愿服务持续开展。


在文化上建议企业将共同富裕纳入企业践行使命履行责任的核心内容,通过营造企业积极参与公益行动和志愿服务的正向氛围,引导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公益;在机制上建议发挥企业党员的先锋作用,依托党员先进性,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传播社会正能量,践行时代精神;在形式上建议企业可通过设立志愿服务假期、志愿服务时数、企业志愿服务日/周/月等直观的可量化的志愿服务实践措施,将志愿服务作为企业与社区互动的重要形式,传播并推广企业志愿服务文化,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



首页  |  关于 |  服务 |  洞察 |  动态 |  联系
服务号
订阅号